时政第一课
——我们要有家国情怀
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,民族的希望。近年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的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》指出,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、聚焦青少年”“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,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”。爱国,是人世间最自然、最朴素也是最深层、最持久的情感。这种情感因素的生成,文化认同的作用最为基础和恒久。用文化的力量厚植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,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、发扬光大,是贯彻落实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》精神的必然要求,也是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核心要求。代县中学高度重视学生爱国教育。2024年4月8日下午,高二年级主任田爱国为全体高二师生讲授《时政第一课——我们要有家国情怀》。
田爱国主任讲《礼记·大学》当中,就有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记载。我们所讲的“家国情怀”属于一种思想。同时《宪法》中也明确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,与家国情怀的思想高度统一。田爱国主任通过大量的视频资料,告诫大家爱国无大小,处处是爱国。革命英烈抛头颅、洒热血,为革命事业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,是爱国;解放军高度警惕地守卫在祖国的边防、海疆,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,是爱国;体育健儿英勇顽强、奋力拼搏,为国争光,让五星红旗一次次飘扬在国际体坛的上空,这也是爱国。我们的父母亲,遵纪守法,在岗位上精耕细做,是爱国;我们的老师,淡泊名利,呕心沥血,诲人不倦,为祖国培养了一批批合格的接班人,这也是爱国;我们学生认真学习,团结同学,尊敬师长,节约水电,爱惜粮食,保护环境,节能减排,这都是爱国。我们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黄金时代,这种幸福和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!
时政教育是一扇窗口,能够有效拓宽学习者的视野、眼界。时事政治本身也为思政课提供了鲜活的材料、重要的文本。中学生情感细腻,又处于青春期阶段,身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。此时,在家国情怀教育实践的历程中,学校教育肩负厚重的使命,需要秉承科学的态度,将学校、家庭、社会等有机的整合起来,将家国情怀放置到教育最为突出的位置,并以此为为根基,培植理想信念。
图文|李平 田爱国
审阅|田爱国 宋慧
排版|李平
校对|孙健
编审|徐永伟
监制|郝玉怀 裴玉顺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